我市恐龍研究進入新階段
本報訊 記者 謝夢君 見習記者 吳心怡 通訊員 蔣安春 前日,河源恐龍研究所揭牌暨《廣東河源恐龍蛋化石群》專著發(fā)行儀式在河源恐龍博物館舉行,我市恐龍資源科研領域邁入新的階段。
河源是“中華恐龍之鄉(xiāng)”,擁有世界罕見的集恐龍蛋、骨骼、足跡“三位一體”的恐龍地質遺跡資源,市博物館館藏恐龍蛋數量更是超過2萬枚,居世界第一,“恐龍文化”已經成為我市亮麗的城市名片。為更好地開展河源恐龍地質遺跡資源的科學研究工作,河源恐龍研究所正式成立。
河源恐龍研究所所長由河源市博物館館長杜衍禮擔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強博士為名譽所長。成立后的河源恐龍研究所將主要承擔聯系國內外恐龍研究領域的科研院所、學術團體及專家,為河源恐龍地質遺跡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提供專業(yè)技術支撐和學術咨詢;定期組織恐龍地質遺跡資源學術會議,匯編學術成果等工作,進一步推動河源恐龍文化品牌走向世界。
當天還舉行了《廣東河源恐龍蛋化石群》專著發(fā)行儀式。該書由河源市博物館主編、上?茖W技術出版社出版,分為“河源恐龍資源的發(fā)現與研究”“河源盆地基礎地質”“河源盆地恐龍蛋多樣性”“河源恐龍動物群”“河源恐龍資源保護與利用”五個章節(jié),系統(tǒng)性地對河源自1996年以來在恐龍蛋、恐龍骨骼、恐龍足跡方面的保護、研究,尤其是“河源恐龍蛋化石群及其古環(huán)境研究”等科研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了梳理匯編,將為河源盆地恐龍資源的科普、保護和利用等提供學術基礎。
“《廣東河源恐龍蛋化石群》專著系統(tǒng)總結了25年來河源在恐龍化石研究、保護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參考價值和科普價值。”王強說,在專著中還記載了河源發(fā)現命名的一個新蛋屬和新蛋種——東江項圈蛋。專著發(fā)行后,將引起國內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也將為今后我市恐龍地質遺跡資源的科研、科普工作提供學術支撐。
河源恐龍研究所掛牌成立,有利于我市更加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地做好恐龍的研究工作。我市將發(fā)揮好研究所科研平臺的作用,培育好古生物領域研究的人才隊伍,開展好河源恐龍地質遺跡資源的田野調查、保護修復、科學研究,通過這些工作,為河源恐龍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提供更多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進一步講好河源恐龍故事,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