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年漫憶
作者:王艷艷
該過年了,常聽人們慨嘆:“現(xiàn)在的年越過越?jīng)]味!”舊年的味道成為人們美好的向往與回憶。
記憶中的年味,從小年開始。母親早早交待,小年之日,無論多遠、多忙,都要按時在晚飯前趕回家,全家人吃個團圓飯。我們姐妹都聽話,謹記母親的教導(dǎo)。小年夜圍坐在灶神前,每人拿一個祭灶餅,香噴噴地吃著、說笑著,談彼此在外的經(jīng)歷。灶神看得眉開眼笑,上天會告訴天公,自己所管轄的王家,人安康,畜興旺,五谷豐登糧滿倉。
過了小年,就進入繁忙的迎新年日程。
年前準備各種美食。蒸饅頭和扁垛、炸丸子和風(fēng)圈果子、腌制爽口的銀條和白菜、熬制皮凍和豬頭糕。我是出色的燒火丫頭,別小覷了燒地火,那是要有技術(shù)的;鹈缤,浪費柴火,火苗小了不頂鍋,常用谷茬引燃,干木材作主打。干木材有紅絲絲的灰燼,徐徐放著熱,火苗不大不小,還不易熄滅。母親常將中等個兒的細長紅薯,放在火膛里,連蒸帶烤,半小時出爐。磕掉灰燼,剝皮,黃燦燦的糖心冒著甜絲絲的熱氣。忍不住咬上一口,“呀~,燙著了!”舍不得吐掉,紅薯被舌尖撥得團團轉(zhuǎn),吸一口涼氣,呵一口熱氣,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已咽下了。
除夕夜,全家人圍坐一起說說笑笑,桌上擺滿了各種食品和糖果。父親愛講村里的祖先八輩子的事兒,誰誰家是一支,誰和誰是兄弟姊妹,他想讓我們記住我們的根,無論走到天涯海角,根永遠在老家。母親愛講撫養(yǎng)我們姊妹的不易,要我們珍惜美好時光,憶苦思甜。聽著聽著就把淚給催出來了,父親就怪母親,母親趕快知趣地說個笑話,我們都破涕為笑。這時,母親就趕快拿出每個人的新衣,在我們身上比著大小。我把新衣蓋在被子上,經(jīng)常激動得睡不著覺,盼望著天快點亮。
雞叫三更,朦朧中就聽到父親在放鞭炮了。姐妹幾個一骨碌爬起來,圍著嗶嗶啵啵的火堆,小鳥一樣嘰嘰喳喳;鹈绲挠白釉诿總人的臉上跳躍,心兒也被搖曳得歡快起來。我們撿來漏燃的鞭炮,用長長的香頭,伸長胳膊去引燃,“哧啦——”火星四射,地上留下一個灰色的印痕。
天蒙蒙亮,母親已將餃子煮好。長幼有序,第一鍋餃子是送給長輩們吃的。母親先將碗盛滿,餃子冒著熱氣,預(yù)示著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然后吩咐我們姐妹一人一碗,送給本族年邁的爺爺奶奶,回頭總是滿載而歸,相互品嘗各家的美味,還帶回了各家的幸福事兒。
最難忘的是村子里的大場。幾家窯洞的場連在一塊兒,形成一個偌大的廣場。大年初一這天,全村人都聚集在這里,熱鬧非凡。小孩子們,推桶箍的、騎自行車的、踢油的、跳皮筋的、丟沙包的、斗雞的……能玩的游戲都拉出來玩一遭。大人們也在一年中最休閑的一天,三五成群,下棋、打麻將、甩撲克、侃大山……場上的許多麥垛,潔亮光滑,成了人們最溫馨舒適的牌場。大家窩在垛根,拽一把麥秸,軟綿綿的,盤腿而坐,和煦的陽光因這金燦燦的麥秸更添幾份暖意。打牌的將牌甩得“啪啪”響,觀戰(zhàn)的送上掌聲,此起彼伏的喝彩聲如波浪一般。
慢慢長大,感覺兒時的年味頗有《清明上河圖》中的味道。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