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花式”扶貧 “繡”出中和新畫卷 和平合水鎮(zhèn)中和村全部貧困戶達到相對貧困人口退出標準
春拂大地,村換新顏。近日,記者走訪省定貧困村和平合水鎮(zhèn)中和村,所見所聞,無一不讓人心曠神怡——河道通暢,村道整潔,綠水青山環(huán)繞鄉(xiāng)村,美麗畫面隨處可見,到處生機盎然。
深圳市福田區(qū)信訪局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呂明亮告訴記者,中和村的變化來之不易,是一點點干出來的。接受采訪的不少村民也稱贊說,是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下足“繡花”功夫,用心用情用力帶領村民干出來的。
呂明亮(左)在基地查看百香果長勢情況。
“繡”出中和美如畫
中和已實現(xiàn)了大變樣。去年,幫扶單位分別出資5萬元、17萬元,完成了中和村老年活動中心和村黨群活動中心的提檔升級建設,切實增強了村的公共服務能力。村道硬底化,古村客廳維修,“一河兩岸”綠道等項目建設,有效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環(huán)境并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尤其是古村客廳維修,村善教學堂圍龍屋成為村里宗族祭拜、合族議事、民俗風情展示的重要場所,也是集農耕展示、客家文化(家訓、姓氏)、陽明文化、紅色文化與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鄉(xiāng)村振興的文化示范點。今年將推進占地10多畝的古樹公園建設,將于6月完成。
中和“一河兩岸”景觀建設更是如此。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眼坑河穿村而過,河道里河水潺潺,清澈見底,兩岸鮮花盛開,整個村莊都在鮮花簇擁之中,讓人留連忘返。
貧困戶爭致富
貧困戶朱軍平2014年在交通事故中受重傷,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僅靠妻子一人在外打工維持。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他家種果養(yǎng)雞,不僅有收入還有補貼,家里的日子越來越好。由于懂經營、會裝修,他一人負責了整個新房的設計裝修,花費了整整兩年才完成,去年年底才搬進新屋。
為促進貧困戶增產增收,幫扶單位因地制宜,通過獎補措施,鼓勵村民發(fā)展特色種養(yǎng)業(yè),組織貧困戶種植了百香果、油茶、無花果等,還養(yǎng)了5600多只家禽。除了向貧困戶分紅外,扶貧工作隊還安排貧困戶到種植基地就業(yè),幫助他們增加收入。截至2019年末,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2戶188人,2019年度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630.7元,全部貧困戶達到相對貧困人口退出標準。
“上馬”腐竹生產線
在中和村發(fā)展的諸多產業(yè)中,腐竹、茶油、花生一直排名前三,尤其是中和腐竹在周邊鎮(zhèn)村更是名不虛傳,深受歡迎。呂明亮告訴記者,他深入調查過,目前全村大大小小的腐竹生產線,不少于30條,正常情況下,全村日出產腐竹不低于2500公斤。由于腐竹效益高,在幫扶單位支持下,村里決定建設大型現(xiàn)代腐竹生產廠,實行村委控股運營,采取標準化的生產線,引領全村腐竹產業(yè)的發(fā)展。呂明亮說,腐竹廠占地3萬平方米,投資達150萬元,擬建設5至8條生產線,其中一條生產線每天可出產100公斤,目前正全力推進建設中,今年7月底前可建成投產。
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