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深處的花草清香——讀《養(yǎng)一缸荷養(yǎng)一缸菱》
■袁恒雷
初讀許冬林老師文字是在十幾年前的蘇州,那時我在江南求學,偶然在《讀者·原創(chuàng)版》《散文》等報刊上邂逅了許冬林的文字,真的是有瞬間便令我著迷之感。十余年來,許冬林成為我文字上的導師、我編輯的雜志的作者,直至互有詩文唱和的文友。以文會友、見字如面的情誼愈發(fā)令人感嘆,直至讀到她即將問世的一本專門寫作花草樹木的美文集《養(yǎng)一缸荷養(yǎng)一缸菱》,可謂是她十余年來自然與生活美文的集中巡禮,令讀者在其紙頁間享受時光之旅的過程中,一同與她成長,一起在時光深處細嗅諸多花草樹木的清香。整本書讀下來,帶給我第一顯著的印象就是作者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積累——古詩文自然是信手拈來的,民俗典故也時而融入其間。
對于花草樹木的寫作偏愛,古今中外作家多有這樣的佳作精品,比如我熟悉的鮑爾吉·原野、李漢榮,乃至大家公認已經(jīng)成為經(jīng)典的汪曾祺“人間草木”系列,都是將這些自然主義文學寫到了極致。許冬林的這本書的確是可以和他們并肩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生態(tài)主義文學的寫作絕不是看幾眼花花草草,客觀描繪下就了事的,沒有深厚的文化文本積累,沒有多年對花草樹木的細致觀摩,想要寫出精品佳作那是絕不可能。通讀《養(yǎng)一缸荷養(yǎng)一缸菱》,可以說,許冬林真的沒有令我們失望,其中的《中國梧桐》《蓮陰》等篇章是不可多得的植物文化散文隨筆,甚至我愿意以“雄文”譽之。以《中國梧桐》為例,之所以如此盛譽,首先在于它們擁有足夠的體量——作者大開大合、橫縱對比,將梧桐的前世今生以及諸多典故熔于一爐,那些漢樂府、唐詩宋文、民國典故,諸如、薛奇童、李煜、李清照等人的詞、宋徽宗的畫、民國名人軼事等等,如此強大的信息量解讀,真的令人想到傅雷、錢鐘書那些文化大家的“談藝錄”。蕩開一筆來談,筆者近幾年讀到的安徽幾位名家中多有這樣印象,諸如錢紅麗、胡竹峰,再加上本書作者許冬林,他們幾位真的是將中國文脈傳承得非常出色,讀他們的散文令讀者時有長知識、開眼界的觀感,那自然也是源于他們多年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文學、戲曲、美術、書法、音樂等諸多門類全方位批判吸收所致,以至于在自己行文中可以左右逢源,自成一家。
閱讀《養(yǎng)一缸荷養(yǎng)一缸菱》是場美學之旅,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許冬林的確是花草的知音,她對花草的喜愛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從少女時代就一起成長的良伴。她對花草樹木的解讀當然偏于女性化,書中對諸多花草樹木都有形象貼切的比喻,比如“杏花的氣質,很像鄰家小妹。”“遇見朝顏,就像在一池碧水里遇見自己——一朵牽;ㄒ粯拥纳贂r自己。”“梔子花……它多像一個素色的女子,沒有遺世獨立,也不輕易傷感。”可以說,整本書里的花草樹木她都能找到一個恰當?shù)谋扔魅バ稳荩S冬林二十余年的文詞錘煉,讓她書寫出的這些花草樹木文本極富質感。
無疑,許冬林是位極為熱愛生活的人,她可以說是一名生活家了。本書的第四輯可謂“紙上的烹飪”,我和她交流說,讀你的這部分不能趕上飯點,否則真的是吞著口水在讀。∷涯瞎、當歸、獨活、桂子、蘿卜、蘆筍等等藥材食材寫得活色生香,藥材治病救人,食材果腹充饑,特別是那些可以炒菜的植物,每每讀之,真的是令我想起汪曾祺、陸文夫那些美食家筆下的“舌尖上的味道”。方如此,我們當明了,大自然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朋友,是我們生活中極為不可或缺的伴侶,它賜予我的氧氣、涼蔭、藥材、食材,我們要好好感恩這樣無私奉獻于我們的大自然才對。可以說,許冬林這本書傳遞出的雖然是她個案的自然主義感受,可無疑里面強烈的感恩自然饋贈的思想通貫全書,讓我們在其如詩如畫的佳作里,知曉我們生活的大自然的諸多美好。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