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源,娶個媳婦要花多少錢?
你還記得,當年你娶媳婦用了多少錢,給了什么聘禮嗎?近日,一張“全國聘禮地圖”的走紅,引發(fā)了人們對“聘禮”話題的熱議。在河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習(xí)慣的變化,作為結(jié)婚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聘禮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連日來,記者特別走訪了不同年齡段的市民,聽他們講述自己及當時人們結(jié)婚聘禮的故事。
上世紀70年代
300元“身價銀”、20桌“酒水”
說起自己結(jié)婚時的聘禮,來自和平縣的郭倩阿姨至今記憶猶新。她和丈夫賴先生在上世紀70 年代中期結(jié)婚,那時候許多人家經(jīng)濟不富裕,只求吃飽穿暖,所以聘禮也大都圍繞著“吃”、“穿”。
“我記得我老伴兒給我父母的禮金是300 元,另外還有20 桌的‘酒水’。”郭倩阿姨說,她是1975 年10 月結(jié)的婚,當時丈夫和家公家婆準備的“身價銀”(即禮金)是300 元錢。按照和平當?shù)氐娘L(fēng)俗,在結(jié)婚當天早上,還要宴請親朋好友,而宴請賓客需要的食物、煙、酒等“酒水”都需要男方來準備。這些“酒水”,可以是男方自己買,也可以是給錢女方買。宴請多少賓客、每桌上幾個菜、給賓客的回禮多少等,都是根據(jù)每個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自行決定的。
郭倩阿姨告訴記者,她結(jié)婚時在父母家宴請了20 桌、共160 人左右。因為當?shù)厝瞬幌矚g數(shù)字4 和8,所以每桌準備的菜需要在8 盤以上。其當時是每桌9 個菜,其中包括豬肉、雞肉、米粉、豆腐絲、腐竹、青菜、酸菜、咸魚、南瓜各一盤,另外每桌還有兩包4 元錢的煙,一瓶客家釀酒。同時,對于一些近親還需要回禮(當?shù)厝朔Q“作合”),這些回禮同樣由男方準備。她丈夫準備的 “作合”,每份有豬肉和豆腐兩樣菜。
除了錢、食物,另外一個聘禮就是衣服。郭倩阿姨介紹,在婚禮舉行之前,給女方長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父親、母親6 人)準備衣服是必不可少的,當時丈夫給她家長輩每人準備了一件冬天的上衣,每件衣服價格在20元左右。
上世紀80年代
“身價銀”翻幾番,“酒水”更加豐富
到了上世紀80 年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聘禮的內(nèi)容更加豐富了,但是主要仍圍繞著吃、穿等方面。
“我記得我給岳父岳母的禮金是1200 多元,給長輩們準備了一套衣服,還有30 桌的 ‘酒水’。”市民劉先生說,他和妻子在1986 年10 月29 日結(jié)婚,那時父親已經(jīng)生病去世多年,兩個姐姐已經(jīng)出嫁,哥哥婚后分家,和母親相依為命的他家境不是很富裕,給岳父岳母準備的禮金并不多。按當時的禮金價,一般在1000 至3000 元之間,他準備的禮金只有1299 元。“當然,有的人家里實在拿不出錢的,也有不給禮金的。” 他特別提到。
在吃的方面,他準備的比較豐富。劉先生說,他準備的 “酒水”是30 桌,女方宴請賓客240 人左右。每桌“酒水” 有12 盤菜,包括兩盤豬肉、兩盤豆腐以及雞肉、鴨肉、肉丸、肉片、酸菜炒豬大腸、腐竹、青菜、骨頭湯各一盤。每桌準備了兩包3 元錢的煙、5 元錢一瓶的白酒。而給近親的回禮,則包括了一斤重的豬肉,還有豆腐、魚、豬肚、兩包煙、一瓶酒、一包餅干;給其他親戚的回禮包括:一斤重的豬肉、花生、番薯干、一包餅干。
根據(jù)當時的習(xí)慣,婚前男方還需要給女方長輩從頭到腳換新裝,這也是聘禮的其中一部分。劉先生給女方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父親、母親6 人,每人準備了一套衣服、一雙鞋,另外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每人準備了一頂帽子,共計花費了500 余元。
上世紀90年代
聘金、豬肉、公雞少不了,戒指可有可無
“您結(jié)婚時給女方的聘禮有什么?”
“聘禮自然少不了現(xiàn)金,生活變好了,聘金的金額自然會提高些。可能有人覺得說錢就俗氣,這畢竟是當時的一種風(fēng)俗,如果誰家結(jié)婚少了哪些東西,鄰里鄉(xiāng)親會說閑話的。備足了不但女方父母高興,男方家也感覺很有面子。”家住源城區(qū)、現(xiàn)在在市一中任教的肖錦華告訴記者。
肖錦華介紹,上世紀90 年代改革開放了,老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全方位的提高。當時城里的家庭除了要給幾千塊錢聘禮外,還要給女方一個戒指,雖然是女方會帶回夫家,但這也屬于男方給女方的。而對于肖錦華自己來說,雖然他們家是在城里,但湊齊幾千塊錢,買上一個戒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當時他的月工資只有300多元,金戒指比較昂貴,他感覺壓力比較大。“為了能順利娶到媳婦兒,我只得向父母和親戚借了些錢,到處托朋友幫忙。”最后肖錦華終于買了一枚戒指和湊到6000 塊錢,把妻子迎進家門。“結(jié)婚之后,我們兩夫妻足足省吃儉用了好幾年,才還完債,現(xiàn)在想起來都覺得苦。”肖錦華笑著搖搖頭說。“那也沒辦法,你要有像樣的聘禮才能把我娶回家啊。”肖錦華的妻子在一旁笑呵呵地說。
對于農(nóng)村家庭娶媳婦,給聘金也是在所難免的。和城里人的聘禮不一樣,在農(nóng)村戒指可有可無,然而豬肉、公雞、油果、客家紅果卻成了必不可少的東西。
老家在東源縣藍口鎮(zhèn)的周學(xué)啟介紹,他是1990 年結(jié)婚的,至今印象深刻,因為在下聘禮那一天他走了很多親戚。“那時候農(nóng)村結(jié)婚,一定要準備豬肉、公雞、魷魚、油果、客家紅果給女方阿伯阿叔、堂哥堂弟們的,如果少了哪家他會認為你看不起那一家。稍不注意就是人際關(guān)系上的大問題了。”因此,周學(xué)啟除了準備1888 元現(xiàn)金給岳父岳母外,還準備了 6 只大公雞、100 斤豬肉、 8 斤魷魚給妻子的娘家親戚。
如今
金錢逐漸代替食物,送“三金”成聘禮常態(tài)
到了本世紀初,城鄉(xiāng)高聘禮、高陪嫁、大操大辦之風(fēng)漸盛。記者采訪了解到,在我市,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近20 年來聘禮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最突出的特點是:定親聘金逐年增長,聘禮更貴了!男方除了給高昂的禮金外,一般還會購買“三金”(包括金項鏈、金戒指、金耳環(huán))送給女方。
“現(xiàn)在結(jié)婚,最少需要3 萬元的聘禮錢了,有些比較富裕的家庭給的更多,一般是5 萬到6 萬的聘禮錢。”家住新江路的朱學(xué)敏介紹,其身邊有個別朋友,聘禮金額還高達99999 元,寓意“長長久久”。不過他也說到,如果是給了較高的禮金,女方往往會以紅包的形式退還一部分給男方。禮金無定數(shù),多數(shù)的家庭都是根據(jù)自家的經(jīng)濟情況而定,女方主動提出需要多少禮金的情況相對比較少。
“我愛人娶我的聘禮是很簡單的,一對龍鳳鐲、一條金鑲玉項鏈、一個對戒,還有3 萬塊現(xiàn)金。記得當時是我愛人和哥哥、婆婆拿著這些過來我家提親,在客廳說著以后結(jié)婚了會如何如何,我倒在房間看書沒有去仔細聽具體講了什么內(nèi)容。”經(jīng)營教育培訓(xùn)機構(gòu)的黃佩佩與愛人朱學(xué)敏是在2016 年12 月份結(jié)的婚。她告訴記者,她和丈夫拍拖已經(jīng)很多年了,感情很深,對于男方給多少禮金、給什么聘禮她并不是很關(guān)心,最重要的是終于有情人終成眷屬了。相對于女兒的輕松,黃佩佩的父親非常不舍。他說,聘禮就是結(jié)婚的其中一個程序,給多少都是心意,現(xiàn)在有部分家庭會對男方提出需要很高的禮金、很多的聘禮,對給“三金”提出具體的要求,他覺得,再多的聘禮也沒法抹去“女兒到別人家里去的那種失落感”。
本報記者 劉影麗 謝思思
相關(guān)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