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藍口塘心村壹修堂 嶺南客家古民居的代表作
塘心村位于東源縣藍口鎮(zhèn),村里 有十幾個姓氏,但以陳姓為主,他們 早在明代就從中原遷居此地,并在此 繁衍生息。
在這里,陳氏族人建起了許多房 子,保留至今的,有壹修堂、下新屋、 老屋、樓下屋、兩閣樓、官廳屋、塘太 屋、塘美屋、老黃屋和肖屋,和陳氏、 鄒氏、李氏等宗祠,多飾以精心雕畫 的壁畫、木雕、石雕、灰塑。這些古宅 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壹修堂。壹修 堂集私塾、糧食加工廠、廁所、碉樓、 戲樓和古水井于一體,是防御系統(tǒng)最 全面的古建筑,堪稱嶺南客家古民居 的代表作。
清同治二年,一座塘心村最為豪 華的建筑開始動工興建,這就是陳氏 壹修堂。同治二年始建,后停建兩 年,同治八年(1869 年)全面竣工。 當(dāng)時天下仍是不太平,地方上也有不 少匪徒作亂,壹修堂和其他許多圍龍 屋一樣,都建有碉樓,而且,還設(shè)有專 門的習(xí)武場。只是,這個習(xí)武場在不 久后的光緒年間被失火燒毀了。
經(jīng)過150 多年,壹修堂依舊保存 完好,屋中雕刻、壁畫、書法,俱都保 存如新。走進壹修堂的下廳,即可見 屏門上一塊貼金門匾,匾上有四字: 淵渟鵠峙。此處4 字,是將“淵渟岳 峙”、“鵠峙鸞停”各取其義放于一處, 勉勵子孫要修德,德修得好,人的姿 容儀態(tài)也自然如鴻鵠、鸞鳳一樣優(yōu) 美。這樣勸勉子孫的匾額,在壹修堂 處處可見。“淵渟鵠峙”,背后的匾,便 是“有容乃大”四字。另外一處匾額, 是教子孫生活節(jié)儉的:“量入為出。”
陳氏族人曾發(fā)現(xiàn)二門背后的屋 瓦下還有一個若隱若現(xiàn)的巨大“福” 字,這是個墨底彩畫的“福”字,福字 的筆畫上都是仙鶴、蝙蝠、祥云,鶴喙 銜來尺幅報喜,上面寫有“一品”、“狀 元及第”等字樣,體現(xiàn)出屋主人對子 孫殷切的期待。這種大“福”字,在東 源地區(qū)的古宅中較為常見。
壹修堂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屋 里精美、富麗的雕刻。一位陳家年輕 人還記得大人和他們說過當(dāng)年上廳 的神衾那令人驚嘆的雕工。“有二龍 二鳳,中間一顆珠子。以前過年放鞭 炮時,那珠子還會震動起來。除了 木雕,壹修堂還大量采用石雕、灰 塑、壁畫等不同風(fēng)格的工藝做裝飾, 雕刻技法既有簡練粗放,又有精雕 細(xì)琢,相互映托,使整個宗祠建筑群 莊重大氣,又不失古樸典雅。壹修 堂的墻上,除了建屋時畫上的鮮艷 如新的牡丹蝴蝶圖、麒麟嬉戲圖以 及一些墨字外,還有后人留下的“墨 寶”,或說“涂鴉”,仿佛各個時代留 下的烙。河星宄そ车牡で嗄珜殻 有民國時的駐軍番號,有大革命游 擊隊的豪言壯語等。
壹修堂的整個布局,是蝴蝶形, 建筑用材較多采用花崗巖和青磚及 泥磚。走進壹修堂的側(cè)門,首先就看 到對面一個木戲臺,上面的門是活動 的,有戲班演出時,門可以拆下,平時 是關(guān)上的。壹修堂外橫屋是陳氏族 人私塾,叫博雅齋。博雅齋里還有兩 個匾,一個寫著“時還”,一個是“下學(xué) 上達”,均是勉勵學(xué)童好好學(xué)習(xí),務(wù)求 通達的。
本版撰文 戴昉
相關(guān)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yán)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