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寨古村為何能避水災? 央視10套科教頻道30日為你“解密”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陳仰天 和平縣林寨古村地處浰江盆地,歷史上林寨古村曾發(fā)生過多次洪澇災害,然而,古村一帶從未發(fā)生過房屋倒塌人畜傷亡的事故。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林寨古村建在一條大船上的緣故呢?記者昨日從和平縣了解到,7 月30 日17 點43 分,中央電視臺10 套科教頻道將播出根據原和平縣林寨四角樓節(jié)目改編的《避水村寨》,國內資深專家將為市民解開這一謎團。
記者了解到,林寨古村村廓城墻環(huán)成船形,立有東、西、南、北四門,門前有五口池塘,兩邊有護城河,四周碧水環(huán)繞,這里自古以來水上運輸較為發(fā)達,船艇可通東江,是東江上游小有名氣的客家水鄉(xiāng)。林寨古村地勢低洼,常遭水浸,為避水患和匪盜之擾,鄉(xiāng)間房屋多為木石建筑。自明朝后期起,建有280 多幢古民居,其中核心區(qū)就建有24 幢較為出名的四角樓,其規(guī)模之大、數量之多、藝術之精湛、文化底蘊之厚重,在全國實屬罕見。據悉,林寨古村地處浰江盆地,原本地勢就很低洼,奇怪的是,歷史上這一帶曾發(fā)生過多次洪澇災害,然而,林寨全鎮(zhèn)從未發(fā)生過房屋倒塌人畜傷亡的事故。有人說,林寨的村寨能避水災,是因為林寨古村建在一條大船上,事實是否究竟如此?經過深入科考,中央電視臺攝制組最終揭開了規(guī)避洪水的原因。
河源地區(qū)一般流傳有抬頭見“財” 的習俗,而在林寨古村卻流傳有“古村八奇”,其中“船艇上樓梯”“從不水浸街”至今讓村民津津樂道。舊時林寨古村由于地勢低洼,瀕臨江河,常常日遭三浸,村上的人為抵御水患,保護生命財產安全,置造船艇多艘,平日里抬放在村子的門樓上,當洪水漫浸到一定高度,就將船艇推下,然后沿著村子大街小巷救助災民,船艇是村民的保護神,故形成了“船艇上樓梯”這一奇觀。對于“從來不水浸”,古村至今有這樣的說法,相傳林寨陳姓先祖立基古村時,根據街道布局和地形特點,規(guī)劃設計岀精良的排水導污方案,采取分區(qū)排水的原則,建成了明溝和暗溝兩種形式的排水系統(tǒng)。暗溝入水處設有窗式濾水孔,以防垃圾堵塞,裸露于路面溝頂部并蓋上石板蓋,整條村道鋪就河卵石,晴雨不會泥濘,溝巷直通村前的大魚塘,每逢滂沱大雨,雨水沿著通敞的溝渠涌入水塘,所以古村從不水浸街。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