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射斗”八角亭
兩千多年來的輾轉遷移,定居在粵閩贛邊區(qū)的客家民系,一直把讀書明理奉為人生圭臬。“ 蛤蟆哥,咯啰啰,唔讀書,冇老婆”……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代代相傳,使客家人即使偏居山區(qū)一隅,仍得教化之先風,文明普惠。
文昌塔,便是客家人民崇文重教的一個象征和縮影。
龍川縣黎咀鎮(zhèn)文昌塔位于和圍村,為四層正八角形塔,因而又被稱為“八角亭”。它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 年),至今已有 214 年歷史。兩百多年來,文昌塔巍立和圍村,守護著一方山水,和村民“人才輩出”的美好愿望。每到開學或考試高升之際,村民便到塔下祭拜文昌星君,祈愿文星傍身,拔得頭魁,傳統(tǒng)流傳至今。
祈愿文運昌化解“ 水反弓” “八角亭”橫空出世
和圍村今年73 歲的村民蔡石錦,對于 “八角亭”有著特殊的感情。因為“八角亭” 正是在他的“祖公”手上誕生的。他說,建造的初衷,源于村西北邊的一條河流。
這條河自龍川縣龍母鎮(zhèn)而來,如蛟龍出川,一路蜿蜒而行,東南流向卻在黎咀鎮(zhèn)虎口村戛然而止,從風水學上的“水流東”變成了“水反弓”。“虎口”正是由此得名,意為兇地。相傳,過去封建官員走馬上任或出巡,過龍母等地,見山水吉祥知是藏龍臥虎,便下馬穿行。而到了虎口村,便目不斜視騎馬而過。
“水反弓”同樣也困擾著與虎口村毗鄰的和圍村,為改善風水環(huán)境,村民決定在村子右邊的水口處建一座文昌塔,并將塔形設計為筆筒形狀,意為右手拿筆,不愁沒有將相良才。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 年),由蔡石錦的先祖——蔡氏兄弟秉明、秉仲牽頭,其他村民共同籌資,正式建起文昌塔。塔身為正八角形,四層,高13 米。每層設圓拱門洞,青磚疊澀出檐,上蓋青灰瓦。塔內由木樓梯相連,層層遞進,抬首仰望,棚臺樓閣如同星晨運轉,星光的棱角,在米字形木梁拱起的圓穹塔尖,散發(fā)出令人暈眩的光芒。上尖下大,能工巧匠在方寸塔肚之間,營造了一種紛繁往復的空間。人們相信,筆塔如劍,在某個時刻對應著七星北斗,完成天人對話的綺麗想象和壯觀的文星下凡。與此相呼應,四層閣樓設置文昌星君神像,楹聯(lián)書于塔外拱門。第一層橫批為宮殿,上聯(lián):威靈扶社稷,下聯(lián):嘉谷薦馨香。第二層橫批為文武殿,上聯(lián):文光射斗照千古,下聯(lián):武列超韜著萬年。四層塔門“獨占鰲頭”的橫批,為塔之中心和靈魂,宣揚著一個村莊關于文化學識的最高敬仰。
先有和圍“八角亭”,后有佗城蔡氏宗祠
牽頭建起“八角亭”的蔡氏兄弟,是蔡氏落居和圍村的三世祖。明末清初,蔡氏先祖自福建遷來,落居和圍村。當時,和圍叫阿婆圍,后因13 姓氏村民共同居住在一座大圍屋里,門庭和諧,遂改為和圍。
一座圍屋即一個村子,一個村子即一座圍屋。在以宗親為紐帶,族姓之間樊籬叢生的封建年代,和圍村的13 姓氏村民卻雞犬相聞,言笑晏晏,演繹了一場家和人興的大宅門。
蔡氏先祖落居之初,阿婆圍的東南邊,是一座形似躺睡的鯉魚崗。鯉魚山形向來被視為宜居吉兆。于是蔡氏聯(lián)合村子其他 12姓氏,在鯉魚崗上傾盡所囊,打造了一座安居樂業(yè)的世外桃源。整個圍屋占地約50 畝,分東西南北個門。到了蔡氏兄弟這一代,又在東門即魚鰓的位置,建起了13姓氏的總宗祠。總祠建好后,“八角亭”隨之興建,兩者隔河相望,遙相輝映。每到年節(jié),慶賀的馬燈、龍獅先到“八角亭”和東門總祠祭拜,再去各姓宗族演出。“八角亭”和總祠,四兩撥千斤,凝聚起村民的向心力。
和圍村的圍屋究竟住過多少人?村民已說不清,只是一遍遍重復著老一輩的說法:“賣雜貨的興寧阿哥進去便找不著方向出來。”“大家去河里挑水,道路也會變成一條溪流,都是木桶里的水淌出來的。”
時光輾轉,曾經(jīng)的圍屋如今只剩一個南門的殘垣,其他屋跡已坍塌。而因13 姓氏和諧相處,由阿婆圍改為和圍的村莊名字,卻永遠紀念著那一百多年鄰里和睦的美好。
建起總祠和文昌塔后,蔡氏兄弟之弟弟蔡秉仲又開始了風塵仆仆的忙碌,從和圍遷到了佗城。在佗城安頓下來后,又馬不停蹄建起蔡氏宗祠和文筆塔。“文革”時,文筆塔被毀,而蔡氏宗祠至今仍屹立在佗城街巷,和其他四十多座姓氏宗祠一起,成為客家地區(qū)蔚為壯觀的文化遺產(chǎn)。(上)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