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文課堂教學的和諧與變化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直接影響教學效率。語文課上,如何提高教學效率呢?我認為,和諧而富于變化的課堂教學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它不僅僅能使語文成為一種美的載體,而且能使教與學達成最優(yōu)化的組合,實現(xiàn)教學的最佳效果。
怎樣才能實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的和諧與變化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做法:
一、努力創(chuàng)設和諧的語言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作為一個復雜的立方體流動過程,它包含著多重矛盾關系。要使這個過程成為一個優(yōu)化的過程,必須協(xié)調好各種矛盾,達到和諧教學。這種和諧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課堂情境與教學內容、語言訓練與思想政治教育等多重矛盾達到高度和諧與統(tǒng)一。
1.教師與學生的和諧。師生關系是學校人際關系的核心。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種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至關重要,它能促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產生共鳴,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有經(jīng)驗的教師都知道,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學雙方機智之光的閃耀,出人意料的教學創(chuàng)設,都來自于教師和學生雙方的高度融合。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師生要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美的情境——課堂。這要求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始終要保持“心”、“智”、“情”三方面和學生的投合,使學生進入最佳的主體角色,達到教學雙方的最佳和諧。
2.課堂情境與教學內容的和諧。教學情境和教學內容的和諧,關鍵在于教師依據(jù)教學內容,借助語言、音樂、圖片、影視等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如在教學《最后一課》時,我采用朗讀、錄音等手段極成功地創(chuàng)設了莊嚴肅穆的情境,特別是我能模范韓麥爾先生在臨下課時的教態(tài),那眼神、表情、動作和手勢所產生的感染力、穿透力,大大延伸了激情高潮的程度,不僅震撼了小弗朗的心靈,而且在每位讀者的心里引起了永久激蕩的沖擊波,使所有學生仿佛置身于韓麥爾先生的課堂之中。像這種教學情境和教學內容的和諧,是每一堂課都可能做到,關鍵在于教師要潛心把握教材的血與肉、思想和感情,用心去體會,然后把這些內容化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再采用適當?shù)木哂袕娏宜囆g感染力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3.語文訓練和思想教育的和諧。
要達到文與道的和諧統(tǒng)一必須依據(jù)教學內容、教學思路和學生實際來定什么樣的 “道”,采取什么方式傳道。一要依據(jù)課文特點。首先是文體特點,文體不同,文道結合的方式也不一樣;二要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有些課文的思想內容和學生的思想實際聯(lián)系比較緊密。但也有一些課文的思想內容,學生在理解時可能會產生一些片面的或不正確的認識,像這樣的課文在教學時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一些片面的思想認識,制定思想教育的目標;三要和語文的各種訓練緊密結合。比如:教學《誰是最可愛的人》,可讓學生收集材料寫《新世紀最可愛的人》,《我們身邊最可愛的人》。這樣,使學生在進行語文訓練的同時,通過自己主動的體驗和思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善于變化課堂的教學結構
要使語文教學富有變化美,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分析課文要有節(jié)奏感。變化是節(jié)奏的生命,沒有變化就沒有節(jié)奏。教師講課要有起有伏,切忌枯燥、平板;要有激情,善于創(chuàng)造氣氛;要有詳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重點、難點,并把它體現(xiàn)在分析之中;要有虛實,善于開拓學生想象的空間。這種開合、起伏、詳略、虛實的變化,就構成了課文分析的生動情節(jié)。
第二,要把講授和提問結合起來。有的教師喜歡分析,洋洋灑灑,唱獨角戲;而有的教師又整節(jié)課都在提問,變成了“滿堂問”,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好的。把講授和提問結合,教師可通過提問及時掌握得更加牢固。
第三,板書要富于變化。教師的板書要講究藝術性,板書形式要因人、因文制宜,做到靈活多樣。如果板書采用一成不變的模式,久而久之,非但無助于學生概括水平的提高,反而影響教學效果。當前,語文教師使用較多的板書形式是排列式的,這未嘗不可,但與此同時還可以采用歸納式、線索式、結構式、階梯式、圖解式、回環(huán)式、表格式等其他板書形式。例如:在教《為學》一文時,我就采用了歸納式的板書。
第四,教學形式要多樣化。語文教學內容的多樣化,決定了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我們都知道,每一篇課文所包含的內容和目的都是不同的,既然內容不同,形式也就理所當然地應該不同,至于要怎樣變化,就要視其內容和實際需要而定。如對自讀型課文,就可以有三種不同的結構變化:先教后讀、先讀后教和邊教邊讀或邊讀邊教。對剛學輔導式的課堂教學,其操作程序則可以是:一、教師指導,學生看書;二、質疑問題,學生討論;三、點撥引導,學生練習;四、反饋小結,學生評估。
對表演性較強課文的教學,可以通過角色朗讀、做游戲或表演故事等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發(fā)揮非智力因素的積極作用,使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如教《皇帝的新裝》、《白毛女》等課文時,可先讓學生聽故事,接著讓學生繪聲繪色地講故事,再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或表演故事,最后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補編故事,從而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達到了課堂講授所難以達到的教學效果。
第五,教學方法要富于變化。教學方法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它的基石是教材和學生實際。因此,在選擇教法時,除做到因文制宜外,還要根據(jù)學生實際,做到因人制宜。切忌用教材或學生遷就教法,本末倒置。
作為教育的主體——學生,是教育諸因素中最活躍的因素,他們的年齡、性格上的差異和實際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教師對教法的運用。教初中與教高中,方法截然不同,教學高年級和教學低年級,方法也應該有別,即使是同一個年級,甚至同一個班,學生之間仍然存在著個性差異和知識水平的參差不齊,這就決定了教師應用不同教法,靈活教學。例如:我教學古詩《出塞》時,能針對班里存在好、中、差三個等次的學生這一情況,采用分層教學法。具體分兩步:一、目標分層。我根據(jù)全班學生的水平和學習態(tài)度的差異,將學生分為A、B、C三個組,對不同組給出相應的教學目標。C組:熟讀和會背會默古詩;B組:會默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A 組:在熟讀成誦、口述詩意的基礎上,能圍繞詩句意思寫一個小片斷。二、分層訓練。課堂上,前二十分鐘我引導學生一起學古詩,要求每個學生都達到基本的教學目標。后二十五分鐘按以上目標集中進行分層訓練;布置的作業(yè)也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這樣,符合學生的實際,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吃得飽,吃得好,可以讓學生各自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極佳。
綜上所述,語文課堂教學的和諧與變化是語文教學中的兩個重要原則,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取得成功教學的關鍵。語文教師應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不斷地探索與創(chuàng)新,力求課堂教學的和諧與變化,使語文教學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