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藏校園原是壓布用“菱角”石證實雙江曾有織布作坊
閑置在雙江崇德小學的兩塊怪石。
最近,閑置在東源雙江崇德小學的兩塊怪狀大青石引起了人們的興趣,一塊呈梯形,上窄下寬,很像我們吃的“菱角”,估計有兩三百公斤重,另一塊是弧形石頭,內(nèi)面十分光滑,外面則粗糙無比。據(jù)稱其清末就已經(jīng)存在,但很少人留意它們,更少人知道這兩塊石頭以前究竟是干嘛用的,因何放到校園里。
昨日上午,對河源民俗文化有一定研究的黃文粦老人在看到記者拍攝的圖片后說,“菱角”石可以確定為清末壓布石,弧形石還有待證實。
兩怪石令人稱奇
記者日前在東源縣雙江鎮(zhèn)崇德小學采訪時,偶然看見了這兩塊奇怪的石頭。熱心的黃友發(fā)老師現(xiàn)場測量了一下這兩塊怪石頭。 “菱角”石上窄下寬,上邊長約53公分,寬約22 公分。另一塊弧形石頭,厚度約7.8公分,弧形長度約51 公分,整個石頭長63公分。
為了解開謎團,記者帶著照片去請教了黃文粦老人。今年70 多歲的黃文粦老人仔細看了看圖片后說,這個梯形石是塊壓布石。黃文粦老人講,舊時的紡織作坊,每家都少不了一塊壓布石,制作布料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兩個人踩在壓布石上壓布。
黃文粦老人還回憶用壓布石壓布的場面,壓布石上面有兩個竹竿,下面的凹槽用來固定成卷的布匹,壓布石嵌在凹槽中,壓布工人站在壓布石上,雙手握緊竹竿,雙腳分開,前后左右搖擺將布匹壓實。經(jīng)過壓實的布匹不易褪色,平整光亮。以后隨著機械化時代的到來,壓布石退出了歷史舞臺。
前人壓布,后人搓衣
教了20 多年書的黃友發(fā)老師 10 多年前調(diào)到崇德小學教書時,這兩塊怪石已經(jīng)在崇德小學了。黃友發(fā)說,上世紀90 年代時,學校學生多,住校的老師也多。很多老師把怪石當成了槎板,打來井水在兩塊怪石上面搓洗衣服。以后老師少了,這兩塊怪石頭才無人問津了,就散亂地放在角落里,成了附近孩童們的“玩伴”了。
“壓布石是我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見證,雙江附近應(yīng)該曾經(jīng)有織布作坊。”東源縣文廣新局文物專家肖紅星告訴記者。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