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女教師獲熱心人士幫助 本報記者張安定受鼓舞
人物檔案:張安定,男,1982 年2 月生,畢業(yè)于中南民族大學文學院新聞專業(yè),2005 年參加工作,現(xiàn)為河源晚報社采訪部記者。
獲獎感言:追求好新聞,是記者的本能。
“做新聞沒有小事情,記者的關注點就應該在普通市民身上!边@是本報記者張安定從業(yè)4 年來的工作感悟,樸實而真摯。
這份感悟,源于他從業(yè)之初的經(jīng)歷。2003 年,他在湖北某報社機動部實習,每天看著記者們來來去去,盡為些“小事”奔波,和教科書上說的“見證重大事件”不是一個樣兒,但是,報紙卻在當?shù)貜V受歡迎。這引起了他的思考,并讓他逐漸明白:新聞就是要報道市民身邊的事。
從那以后,這種報道理念成為了他的新聞報道的內核。 4 年來,他采寫的《濃濃親情+ 平淡生活=105 歲》、《親水步道能否更親“人”》、《龍川患病女教師亟待救助》、《一位流浪者的奧運情》等許多報道,因為關注普通市民命運,關心老百姓的身邊事而深受好評。
心系市民, 記者需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2007 年3 月,一位農(nóng)村女教師的父親給他打來電話,說女兒身患白血病急需救助。農(nóng)村教師壓力大、待遇低,可以說是弱勢群體,而扶危濟困,是媒體責任的體現(xiàn),也是晚報一向的傳統(tǒng)。于是,他立即趕到那個偏遠山村,詳細采訪, 挖掘細節(jié)。報道出來后,這名女教師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她所在縣的教育局還將報道與捐款倡議書一并發(fā)向全縣教育系統(tǒng)。很快,女教師獲得了第一筆捐款,不少熱心人士也聯(lián)系報社,以實際行動給予了她幫助。張安定說:“一個生命重新燃起了希望,這是一件多么令人鼓舞的事情!
因為采訪,記者有時需要身赴險地。2008 年,臺風“鳳凰”過境,河源一些地區(qū)遭受洪水侵襲。張安定第一時間趕赴重災區(qū),奔波在抗洪一線。在情況最危急的時候,他跳上沖鋒舟與搶險官兵一起在濁浪里穿行。災區(qū)有很多泥坯房,受洪水沖浸,不時有房子在周圍倒塌,他們的生命也時刻處于危險中。但記者的職業(yè)本能卻驅動著他一次一次地舉起了相機,拍下了一組組生動的照片。這其中,他拍攝的獨家新聞圖片《勁風豪雨襲河源》獲得 2008 年度河源市記協(xié)好新聞一等獎。
張安定說,作為新聞戰(zhàn)線上的一員,他將繼續(xù)抱定“自新、常新、全新”的態(tài)度,繼續(xù)關注百姓身邊事,為民言與呼。本報記者 蔣安春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